蚊子包越抓越肿?过敏体质止痒秘诀
文章来源: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发布时间:2025-08-18
夏夜纳凉时,蚊子总爱“精准定位”过敏体质人群—被叮咬后,皮肤迅速泛起红肿硬块,奇痒难耐,抓挠后反而肿成“小山包”,甚至出现水疱或渗液。这种“越抓越糟”的循环,源于过敏体质者对蚊子唾液中的蛋白质过度敏感,免疫系统释放组胺等物质引发炎症,而抓挠会进一步刺激皮肤,加重肿胀与瘙痒。掌握科学的止痒方法,才能快速缓解不适,避免皮肤损伤。
冷敷是缓解瘙痒的“急救神器”。被叮后立即用毛巾包裹冰块或冷藏的湿毛巾敷在患处,低温能收缩血管,减少组胺释放,快速减轻红肿与刺痛感。每次冷敷10-15分钟,间隔1-2小时可重复,注意避免冻伤皮肤。若没有冰块,用流动的冷水冲洗或浸泡患处也能起到类似效果,尤其适合儿童或皮肤敏感者。 天然成分的止痒“小妙招”温和又实用。芦荟胶是天然的“消炎剂”,其含有的多糖和氨基酸能舒缓皮肤,修复屏障;薄荷叶捣碎后敷在蚊子包上,薄荷醇的清凉感能瞬间覆盖痒感;茶树精油稀释后点涂,其抑菌特性可预防抓挠引发的感染。需注意,使用前先在耳后或手腕测试是否过敏,避免刺激加重症状。 衣物与环境的“防蚊屏障”能减少被叮几率。过敏体质者尽量穿浅色、长袖长裤,减少皮肤暴露;外出时避开草丛、水边等蚊虫密集区,或随身携带含天然驱蚊成分的喷雾;家中安装纱窗、蚊帐,定期清理积水,从源头减少蚊虫滋生。若已被叮咬,避免穿化纤材质的衣物摩擦患处,选择棉质宽松衣物更利于恢复。 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过敏体质者被蚊虫叮咬后,若肿胀范围超过手掌大小、伴随发热或水疱破溃,需警惕感染风险,建议及时就医。日常备好冷敷工具与天然止痒用品,结合防蚊措施,就能轻松应对夏日蚊虫困扰,让皮肤少受“皮肉之苦”。- 上一篇:运动后皮肤瘙痒是怎么回事?
- 下一篇:没有了

网上预约 优先就诊
肤康地址:南京市秦淮区建康路281号
门诊时间:周一至周日 8:00-17:30